三个月的“长假”,学生没有进行适量和系统锻炼,重回操场容易出现各种身体问题。如何帮助学生“从网络回到现实”?眼下,科学“重启”体育课成为一道难题。
附中体育课由走班制恢复到了班级授课制,安排不同班级学生错峰上课,室内活动移到了室外进行,体能训练摘下口罩,设计多样化教学内容……学校教师真是“操碎了心”。近日,上大附中就“体育课如何上”进行了专题研讨。
基于对学生身体、心理、运动负荷强度的调研与评估,体育组提出了各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由“空中课堂”的网红教师——曹潇怡,进行教学示范,教研组全体教师开展实测与评价。
曹老师教学循序渐进:队列复习、健身走、关节操、游戏、协调性练习、放松练习等,并且运用音乐律动,带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体能训练,听课教师也被带动,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运动的行列中。
课上,曹老师不断观察学生的表现与反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运动强度与密度。为了有效监测学生的体能体质,备课组教师还细心为部分同学进行了活动前后的心率监测,留下科学的参数供日后教学参考。
课后,教研组老师在教导处、科训处的组织下,进行研讨。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对曹老师的教学课进行了精到的点评,同时又提出了更多有利于不同年级、不同身体状况学生的恢复性训练策略。每位体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谈了体育教学的具体有效的做法。大家达成如下共识:
规范操作,安全第一;
热身在前,做好保护;
适度慢跑,控制节奏;
亲身示范,加强辅导;
音乐律动,舒缓情绪;
开发游戏,激起兴趣;
心率检测,调整反馈;
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分管校长周晓岚,肯定了本次教研取得的成效。她说,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要发挥好体育课的育人功能。教师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安全为前提,循序渐进,科学组织,因地制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学校客观条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调整,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调节和情绪疏解方面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科学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教导主任宁斐斐从教学节奏的把控,学生体能检测,教学跟踪反馈,教学设计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科训处主任徐海音从新课程要求出发,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
科训处副主任陈国明强调了体育课心率检测的重要性,要求有效组织好课堂教学。
上大附中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在目前特殊的阶段,积极思考并发挥体育教学在调节学生心理、疏解情绪方面的有效作用,为学生迅速、有效地恢复体能,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断努力。正如老师们所说:真正的爱,是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的。虽然刚过完“520”,但我们每一节体育课都要让孩子们喜悦康宁,健身又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