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变革风起云涌的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无限可能与挑战。2025年1月10日,上大附中全体教师共同见证“创生性学习”实践研究项目启动,为学校未来教育注入新活力。

创生性学习实践研究项目:融合创新育人才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 ChatGPT 的崛起,让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但当下 AI 在教育中的应用存在局限,传统教育也面临学生被动学习的困境。在此形势下,“以行求知,AI伴生,走向有温度的创生性学习”实践研究项目启动。
该项目融合AI技术与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理念。“以行求知”对应 “行-知-创”三阶模式,“行”靠任务驱动,“知”问题链构建知识,“创”实现知识迁移,形成学习闭环;“AI 伴生”强调 AI 深度融入教学助力师生;“有温度的创生性学习”聚焦师生情感互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家国情怀。项目目标清晰,要构建三阶课堂教学模式、AI支持路径与教学生态,并检验学习成效。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团队由骨干教师和技术专家组成,学校提供软硬件保障。预期成果将为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所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教师成长加速站:项目驱动专业进阶
教研中心主任王海燕介绍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路径。在项目制教学普及的趋势下,上大附中以 “专家领航、共读启智、课堂实践、成果孵化、团队共生” 为支柱,搭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专家引领方面,组建专家库,开展线上线下讲座、工作坊,选派教师参加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理论与实操能力。教师共读环节,选书团队精心选书,组建共读社群,邀请导师指导,促进教师跨学科交流与知识内化。课堂实践中,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等活动,运用教育技术打造智慧课堂。成果收获阶段,鼓励教师撰写课例和学术论文,开展课题研究,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发展。
《教育新语》:共读新程,知识共享
信息中心主任汪玥辉热情发起《教育新语》共读活动邀请!这部由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美)撰写的书籍,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前沿话题。共读活动将从1月18日持续至2月21日。参与此次活动,教师们将有机会获得共读图书、AI平台账号等丰富资源。大家满怀热忱,期待通过共读,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共同为教育教学注入全新的智慧与活力,携手开启教育的崭新篇章。
在教育革新的浪潮中,创生性学习实践研究项目指明方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教育新语》共读输送知识养分,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校教育革新注入动力,推动学校教育革新向纵深发展。
项目发布会是教育革新的起点,将为教育带来新的变革,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教研中心、信息中心、教科室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