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师训 >> 教师培训 >> 正文

探索AI赋能语文教学新路径 ——“GAI与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坊纪实

创建时间:  2025-02-27  作者:  田露满   浏览次数:


       上大附中积极探寻教育新航道。2025年学校推出人工智能、学科命题、跨学科等主题教研活动,助推教师将前沿科技巧妙嵌入教学实践,助力教师精准锚定学科命题的 “航向标”,强势打破学科间的 “壁垒”,全方位升级教学能力。

为深入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GAI)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2月27日,上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开展了“GAI与语文教学”专题工作坊。本次活动由语文教研组长季剑炜主持,教研中心王海燕、陈国明老师全程参与。工作坊以PBL(项目式学习)模式为核心,聚焦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的实际需求,通过五大挑战任务,组织教师以小组合作、组间竞赛的形式,亲身体验GAI技术为教学效率带来的革新,为课堂教学注入智能动能,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实战任务:AI助力教学效率跃升

工作坊围绕五大挑战任务展开,教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在限时任务中对比传统手段与GAI工具的效能差异,探索AI赋能语文教学的具体场景。

挑战一:智能学案一键生成

针对《论语选读》学案制作需求,教师需为文言文原文配翻译、标注重点字词并以挖空形式出题。传统方式下,这需要教师逐字逐句翻译、手动标注和设计题目,耗时费力。而借助GAI,教师们输入原文后,GAI迅速生成精准翻译,自动标注重点字词,并以挖空形式出题,大大节省了教师查找资料、斟酌词句的时间。

挑战二:寒假作业智能转化

针对寒假作业中的50则文言文练习,教师们要出一份改进的小测验卷。传统出题需教师从众多练习中筛选、改编,考虑题型搭配和难度梯度,过程繁琐。GAI则展现出惊人效率,教师输入文言文原文和练习要求,GAI便能生成包含加点词解释、选择题和句子翻译题的测验卷。教师们只需对GAI生成的题目稍作调整和补充,就能得到一份高质量且符合贴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测验卷。这不仅节省了出题时间,还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去思考如何通过测验更好地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挑战三:文学意境视觉呈现

在《包身工》PPT配图任务中,教师们借助文生图工具解析课文尾句“黑夜与黎明”的象征意义,生成既符合作品基调又具视觉张力的教学插图。GAI通过分析文本情感色彩和意境,精准匹配出那些能体现从黑暗到黎明过渡的图片,如黑暗中逐渐亮起的曙光、破晓时分的城市景象等。教师们从中挑选出最契合文本的图片,让PPT的呈现效果更具感染力,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在图像素材网站上搜索筛选,提高了备课效率,也让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生动形象。

挑战四:全流程AI课件开发

借助GAI智能助手,教师们体验从大纲生成、版式设计到互动动画植入的PPT全流程制作。部分小组还尝试嵌入AI语音讲解功能,打造“会说话”的智能课件,展现人机协同的无限可能。

挑战五:教学工具极速开发

针对课堂中随机点名的需求,教师们通过GAI的编程辅助功能,尝试开发随机点名工具。GAI能提供编程代码示例和逻辑框架,教师们只需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简单修改和完善,就能生成一个适用于课堂的随机点名程序。这一过程无需教师具备深厚的编程基础,GAI的辅助让教师们轻松跨越技术门槛,快速开发出实用的教学工具。

未来行动:智能技术常态化融入课堂

此次“GAI与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坊,让上大附中语文组教师们充分体验到GAI在教学备课、作业设计、课件制作和教学工具开发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和优势。教师们在挑战任务中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教学时间,还拓宽了教学思路,收获了将人工智能融入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未来,上大附中语文组将继续探索GAI在语文教学中的更多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高效、有趣的语文学习体验,推动语文教学迈向新的高度。

上一条:朋辈分享会:解锁中学教学论文写作密码 ——上大附中见习教师基地开展培训
下一条:数智浪潮下,新质教育如何破局?祝智庭教授给出答案!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Copyright © 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14157   沪教Y6-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