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别开生面的 “委员进课堂”活动在上大附中开启。首场活动特邀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蒋永教授,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主题为“理化类科创课题设计和案例分析”的精彩讲座,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作为环境与化学工程领域的专家,蒋永教授长期投身于科研与教学,成果丰硕,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并在专业领域内发表多篇高影响力学术论文。此次作为“委员进课堂”的主讲嘉宾,蒋教授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前沿视角带入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讲座中,蒋教授深入探讨了理化类科创课题的选题背景,详细解读了选题应遵循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原则。他结合环境与化学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实际应用,为学生们揭示了如何挖掘具有潜力的研究课题,强调科研既要紧跟学术前沿,也要解决实际问题,使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社会价值。

蒋教授还分享了自己丰富的科创竞赛指导经验,从团队组建、项目计划书撰写技巧,到现场答辩的展示要点和时间管理等方面,为学生们提供了详尽而实用的建议。这些宝贵的指导为学生们在未来的科创竞赛中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参与科创实践的信心和决心。
“委员进课堂”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与学术权威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理化类科创课题的探索兴趣和热情,对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育人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学术盛宴走进校园,助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追逐科技创新的梦想。
学生心得
蒋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创课题选题的重要性、如何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四个维度去考量和设计课题,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好的科创课题不仅要紧跟学术前沿,更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科研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
高二1班 杨博一
蒋教授以专家和评审的视角,从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课题选题方法、如何开展课题以及注意事项几个方面对我们高中生进行了指导。例如,研究性学习是认识大学专业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未来大学生应具有的技能的最佳方式。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一些问题这样小的切入点,用科学层面的研究方法提出创新性解决。对于课题评审的原则,也正是科学、创新、实用。这启发我可以将现在正在修改的云南研学社会学课题和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紧相联系,从更专业的角度解释问题。
高二1班 甘珺皓
供稿:学生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