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师生内驱力,构建教育新生态,本学年开学前,上大附中已在学生和教师队伍中做出了勇敢的尝试。而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航者,行政干部需要率先打开思路,转变理念,形成合力,开创一条鲜有人走的探索之路。
在9月初举行的这次行政培训,引入“开放空间技术”,没有层级,无关部门,众人围成圆圈进行共创,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使大家更真实地看到亟待解决的问题,获得解决方案,也使彼此更紧密地链接在了一起。
培训由上大附中团委副书记、心理教师张亮超担任“引导者”,张老师介绍了培训中的两大规则,即“四大原则”和“双脚移动法则”,希望大家能够带着“热情”与“责任”全情投入此次工作坊。
“四大原则”和“双脚移动法则”
首先,由大家自行写出当下感到最为困扰的问题,通过“拼手速”的方式使自己成为“案主”,即让自己的“议题”被大家看见并讨论,最终形成集思广益的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培训开始之前,我们已经收集了每一位行政干部认为各个部门现阶段最需改善的问题并下发给了大家。)
确定了十位“案主”后,讨论分成两轮,每轮有五块“案板”,除了“案主”固定外,其余人员均需扮演“蝴蝶”或“蜜蜂”的角色游走于各大提案之间,并选择自己有想法的问题为它提出建议。
在共创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之时,铃声响起,培训也进入了尾声。看着满满一墙面的“成果”,虽然大家的想法暂时停留在“纸上谈兵”,许多伙伴却已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在此次行政团队培训中,“开放空间”创造出了一个可以相互讨论的平台,没有设定的答案,大家抱着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迎接惊喜。每一位行政干部都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敞开心门,倾听别人的看法。
刘华霞校长在最后的总结中说到:“大家共创的结果就贴在这里,下一周、下下一周、每一周我们来这里开行政会议时,一起来看看解决了多少,还有多少没有解决!”
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似乎,又有些什么在这里萌发。或许是组织的创造力,或许是团队的领导力,或许是工作的积极性,或许是……?场域构建,能量汇聚。新的理念,新的关系,新的空间,新的团队正在生成,这里的每一位成员,将以创新的举措不断提升上大附中的高度与厚度!
【链接】开放空间技术 (Open Space Technology 简称OST)
开放式空间技术是一种创新的、自主管理的会议形式,是由组织顾问哈里森·欧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引导技术。由与会者自行制定会议的议题及日程安排,开放空间技术能让规模大小各异的群体较快地解决又复杂重要的议题,适用于内生冲突多、复杂度高、参与人员想法多样、决策时间仓促等常规会议方式失效的场景。开放空间会议一般由一位引导者(facilitator)开场、收场,并向与会者解释会议规则,除此之外,引导者不再承担其他任何角色、也以任何形式不控制会议的进程。